为深化教学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,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组织各教研室(课程群)开展集中教学研究活动。各教研室围绕学科特色与教学需求,展开深入研讨,为学科发展与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。
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:
4月16日,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以“教学经验分享”为主题,结合团队中近三年新引进教师占比达半数的现状,由资深教师倾囊相授。高峰老师回溯入职初期经历,分享了自身入职期间的教学适应过程,强调新教师前两年需通过大量听课积累经验,并推荐中国慕课、智慧树等优质教学平台资源。李永老师结合育种遗传学教学经历,提出更新课程陈旧内容的建议。负责实验课教学的袁博老师则鼓励新教师在实践中多观察、多交流。研讨环节中,新老教师就教学难点展开热烈讨论,实现经验与智慧的交融。教学研究活动参与人:高峰、李永、袁博、付海奇、雷晓锦、包文化、郑新星,主持:高峰。

生物化学教研室:
4月23日生物化学教研室聚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与实验室规范管理,着重探讨危险化学药品管控、实验室卫生及药剂管理等关键问题。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核心环节,需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台账登记制度,确保使用全程可追溯。同时,强化实验室日常清扫与剩余药剂清点工作,形成规范化、常态化管理机制,为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,为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。教学研究活动参与人:敖恩宝力格、杜玲、王葆生、项晓东、王兴东、牧仁,主持:杜玲

微生物学科群:
4月3日微生物学科群围绕“适应生物学科与教学发展需求”展开研讨,老教师向新入职教师系统介绍学科发展历程、研究方向及课程体系架构。会议指出,面对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,微生物课程需融入合成生物学、微生物组学等前沿内容,优化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。通过老带新的方式,帮助新教师快速把握学科发展趋势,推动课程教学与科研前沿紧密结合,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生物人才。教学研究活动参与人:峥嵘、李敏、姜凯、牛艳芳、银莹、苏日娜、牧仁、刘素军、杜超,主持:峥嵘

细胞生物学教研室:
3月19日,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以“共聚焦显微镜教学应用”为核心议题,深入探讨如何将这一先进技术融入本科教学,推进教学改革。共聚焦显微镜作为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,其引入本科教学将为学生提供更直观、立体的观察视角。教研室教师围绕课程设计、实验项目开发及学生实践操作培训等方面展开讨论,计划通过理论讲解、实操演示、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,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研素养,助力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。教学研究活动参与人:王兴东、卫慧敏、牧仁、乌云达来、项晓东,主持:牧仁

此次集中教学研究活动,各教研室立足学科特色,精准锚定发展方向,在经验交流、安全管理、学科规划与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,为生物技术系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图文编辑:马艳玲 初审:牧仁 复审:高峰 终审:苏小波